《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》第十章 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读书笔记
1. 引言
主数据和参考数据是组织跨系统共享的核心资源,其一致性直接影响业务决策和数据质量。主数据(如客户、产品)描述核心业务实体,参考数据(如国家代码、行业分类)提供分类和标准化支持。管理目标包括:
- 确保数据完整、一致、最新
- 降低集成成本和风险
- 提升数据可信度
参考数据和主数据语境关系图如图10-1所示。
1.1 业务驱动因素
1.1.1 主数据管理驱动因素
- 数据需求统一:多业务领域需共享客户、供应商等核心数据,并且他们都相信这些数据集是完整的、最新的、一致的。
- 质量与风险控制:解决数据不一致导致的决策错误
- 集成成本优化:减少因系统差异带来的额外成本
1.1.2 参考数据管理驱动因素
- 参考数据的一致性满足多数据需求:从而降低整合风险和成本
- 提升参考数据的质量:提高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可用性及质量,对提升数据的整体质量和业务信心有显著的影响。这些过程对组织还有很多其他好处,主要包括简化IT环境、提高效率和生产力,以及利用这些功能改善客户体验
1.2 目标与原则
- 目标:
- 确保组织在各个流程中都拥有完整、一致、最新且权威的参考数据和主数据。
- 促使企业在各业务单元和各应用系统之间共享参考数据和主数据。
- 通过采用标准的、通用的数据模型和整合模式,降低数据使用和数据整合的成本及复杂性。
- 原则:
- 共享数据。为了能在组织中实现参考数据和主数据共享,必须把这些数据管理起来。
- 所有权。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所有权属于整个组织,而不是属于某个应用系统或部门。因为需要广泛共享,所以需要全局的组织管理。
- 质量。参考数据和主数据需要持续的数据质量监控和治理。
- 管理职责。业务数据管理专员要对控制和保证参考数据的质量负责。
- 控制变更。
- 权限。主数据值应仅从记录系统(System of Record)中复制。为了实现跨组织的主数据共享,可能需要建立一个参考数据管理系统(System of Reference)。
1.3. 基本概念
1.3.1 主数据与参考数据区别
不同类型的数据在组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,也有不同的管理要求,经常会在交易数据和主数据、主数据和参考数据之间进行区分。奇泽姆(Malcolm Chisholm)提出了一种六层的数据分类法ÿ